2009年2月5日星期四

奇怪的语言

有些情绪, 非笔墨所能形容,
因此,
在我们的日常对话中,尾音就出现了许多
“啦”, “了(liao)” ,“啊~~” 或 “啊!”
还有一些动物的叫声,
好像
“咯(lo)”(母鸡咯咯叫, 人类的用法是- “是咯,是咯!”表示很赞同。)
“咩” (小羊咩咩叫, 人类的用法是- “是咩!”表示心存怀疑。)
“呱” (青蛙呱呱叫, 人类的用法是- “是呱~” 不是表示‘瓜’, 而是表示不肯定。)

有趣的是, 每种广籍的方言都几乎有自己的一套表达方式,
这一点,可能你比我还清楚。
当我第一次离开家乡上文凭班(diploma),
听见同学说:
“明天有没有上课狗?”
“你们要去吃饭狗?”
不是一个人这样讲话,
而是一部分福建同学是以这样的表达方式讲话。
当然,听得我'八只耳’(莫名其妙),
心想“怎么这班人, 那么爱狗。”
后来才发现,他们的共同是-
他们是来自槟城的福建人。

假如你认同, 可能你会想说
“安诺, 安诺”= “是咯,是咯”
这也是一些福建朋友的口头禅。

我本身是客家人,
假如你问客家人有什么独特的表达方式,
我自己倒没发觉有什么特别之处。
直到,
我说要去 “mamak dong”
有很多赶不完的assignment 时说 “真是 ngiak”
驾车时说 “吞车”
饿了说要买 “man包”吃,
当看到朋友有恶习或不顺眼,感到很生气,会说
“你真是~~~啊” (是什么就心理有数吧。)

来自PJ的朋友问起我,
什么是“ngiak”?
为什么是“mamak dong”?
你为什么要“吞车”?

我才发现自己真是一名客家妹。

客家华语
“mamak dong”= mamak档
“很 ngiak” =很闷
“吞车” = 车向后退 (口语是退车)
“man包” =面包

7 条评论:

  1. That's the beauty of non verbal communication! I miss you Hakka slang!

    christina

    回复删除
  2. 三八咧? 是来自于哪种籍? 因为有些"香蕉朋友"问过我为什么常说他们很三八.这是跟籍有关还是跟教育背景有关?

    回复删除
  3. christina... thanks. In fact, I try to be aware of my Hakka slang especially when I teach children mandarin...hehehe

    回复删除
  4. 三八? 这,我就无从考究, 几乎华语、粤语、客家都有用这词。
    有人认为这词很粗俗,有人觉得没什么。
    就看你个人的意见了。

    回复删除
  5. haha, i think knowing too many languages and dialects is confusing. easily mix up the words from different dialects. like i always mix up cantonese + mandarin + hakka, always confused ppl, so pai seh :P

    回复删除
  6. i have been laughing thru the years i knw you...even now...haha

    回复删除
  7. hahaha~~ i agree with you. really...

    I am teow chew. so as your blog said " 狗 "。因为平常的我也是会在词句后方加上了"狗"字吧!我想也是...因为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直到有一天朋友也是匆匆的来问我为什么每次的句子后面一定会加上"狗"。哈哈哈...说真的的!我也不懂。

    我想这就是言语的奇特以及奥妙之处吧!来自各方的朋友都一定收藏着自己家乡的口音,所以我想我们都必须好好的保存着这奥妙的言语吧!!

    不要让它们的可爱之处失传哦!!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