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阅读着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合著的《亲爱的安德烈》,
发现一个十九岁的男生,居然拥有那么强的分析及判断能力,
他所思考的问题已经是与生命有关系或是世界关注的话题,
生活的小小问题,可以让他联想到大大的哲学。
而十九岁时的我,只关心自己的课业,十分狭小的世界。
思考方式其实是一种习惯,
我们从小就学习如何思考,教育也扮演很重大的角色。
上星期是我的学期末考试 (就在我遇见小叮当的那天)。
在一所本地大学的硕士班考试,
你会预测什么考题呢?
这科目的评估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课业,占60%,
另一部分是四十二题的选择题,占40%。
考试那天是四十二题的选择题。
当天,我考完事后,心里感到很失望、愤怒,也很伤心(很复杂矛盾的心情)。
不是考题太难,考题也不是太容易,
只不过考题在测试的不是你的思考能力,而是记忆能力,
把课本的练习背得滚瓜烂熟,你不必明白课文内容,
只要你背熟问题与答案,一定可以全对。
占60%的课业,评估方式也很模糊,
到最后,学生只会知道你的课业的几分,没有额外的feedback。
这样的考题出现在硕士班考试,你会有什么感想呢?
我的想法是,那教授是在培训‘影印机’,
一部没有想法的‘影印机’。
这种感想让我觉得失望、愤怒,也很伤心。
我不禁要问,
我们的教育要培育的是怎么样的栋梁呢?
没有主见的‘影印机’?还是有分析及判断能力的后代?
可能一般上能够了解课程和题目的人都没有困难把书上的一切记在那脑海里,解答也变成容易得多点。判断能力虽然很重要,但如果不受控制的话可能就会产生不良的效果。世上很多谋杀案件,恐惧集团之类,主谋并不是笨的,判断能力可惜太强太邪了,不受控制,制造混乱威胁平衡。
回复删除和平与自由,服从法律和规则是应付的代价。
Christina Lam
回复删除"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制度。。。现今的幼儿园也“积极”在提倡着“做多多的功课,写多多的字,因为要让孩子们“准备”上小学。。。许多小学生真得只会写字,却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学什么。。。所以上了中学,大学,也该是如此而已吧?思考?没有机会,因为老师等不及“你所思考出来的答案”,不如直接抄“我给的答案“。所以,所有学生的课业都有着很美丽的“答案”,“一字不错“。。。满足了社会,满足了家长,扼杀了学习者!"
注重思考能力,也得注重道德教育,两者并重.判断的标准,或许也是从小学习,这样才是完善的教育体制吧! 无论如何,真是意外Alex会在这给意见,还以华语表达,谢谢啦!
回复删除我想我现在那么笨就是因为从小缺乏思考... 虽然成绩不错,但没脑就很难成才,好可怜哦 -.-"
回复删除